赵长禄:德为先、知为本、行为要: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2024-10-24 教育 419℃ 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文化条件,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打造格调高雅、底蕴深厚、气质一流的大学文化,广泛凝聚师生共识,推动大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博洛尼亚大学重视培养人才,到洪堡大学将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并列,大学在与时代的发展互动中不断拓展职能,逐渐成为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使命的学术机构。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世界一流大学都会积淀和形成具有普遍共识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一流大学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结合大学自身的历史和实际,涵育独特的大学文化。 文化是理念的沃土,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方面,大学文化孕育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指导办学行为,办学行为影响和塑造大学文化。另一方面,办学理念的形成和办学行为的实施,也深受大学文化的影响。大学文化发挥基础支撑与保障作用,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保障了大学治理和运行中各项政策、制度的落实。没有一流大学文化,就很难形成一流办学理念、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大学文化可以划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涵盖大学的价值体系、理想信念、思维方式、道德坚守、学术精神及传统等。基于国内已有研究,本文认为一流大学文化的建设与实现,是一个涵盖道德坚守与知识探求、贯通思想理念与实践行动的整体。其中,大学精神文化中蕴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价值追求等,构成大学文化“德”的维度。大学精神文化中蕴含的学术风骨、求真品格、创新精神等,构成大学文化“知”的维度。大学制度建设和场景氛围中蕴含的规则规范、管理治理、实施实践等具体的行为,构成大学文化“行”的维度。为此,涵育一流大学文化,应当立足“德”“知”“行”三个维度,观照古今、联系中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外大学比较中汲取智慧,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以德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底色 中华民族是重视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被视为求取大学问的宗旨,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到“四有新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一直被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大学作为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其文化有着价值塑造的重要功能,更应当成为全社会的道德高地。 道德作为一种基础性、先导性因素,在中外大学办学治校中都有相应的要求。如耶鲁大学在其使命中强调大学应当“崇尚道德、相互依存、丰富多元”,斯坦福大学在其愿景中强调“使研究和教育坚守道德与公民责任”。国内大学对道德的要求则更加系统和明确,一些大学提倡道德品行的修养,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作为校训,北京理工大学将“德以明理、学以精工”作为校训。一些大学则明确提出具体的道德要求,如北京大学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上海交通大学在其校训中提出的“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因此,在一流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突出以德为先,强化立德树人。 要坚定爱党报国的理想信念。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引领道德追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大学文化建设,就要在实践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师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在大学校园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在实践中结合学校、行业特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史校情教育基地建设,充实展陈内容、丰富思想内涵、提升教育功能,引导师生更好传承红色基因、涵育家国情怀、敢于担当作为,有力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国之重器。 要强化崇尚大德的校园氛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对道德的要求,《大学》首章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德行的崇尚。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就应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仁爱、民本、诚信、大同、节用等思想理念,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不断传承创新、发扬光大;就应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明德修身、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把相关要求融入日常,将教育教学过程作为道德教化过程,使之成为师生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到崇德向善、以德立身,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要塑造端庄大气的胸怀格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有大视野才有大胸怀,以大胸怀方能成就大事业。一流的气质、格局和胸怀,是大学形成团结奋进合力的基础氛围和前提条件。在办学治校中,就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好办学治校规律,坚持正确立场和原则,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教育师生“讲正气、走正道”,既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又不搞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倡导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就必须打造一流大学育人文化,教育引导教师大力践行教育家精神,在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等方面做“大先生”和“引路人”,为社会培养输送大气正派、具有责任意识的有用之材,以一流大学的气质、格局和胸怀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以知为本,把科学精神作为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色 大学的本位是追求真理。古人认为,求取大学问首先要格物致知。近代以来,蔡元培提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梅贻琦认为在大学中,学术自由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49年的0.26%攀升至2023年的60.2%,办学规模、培养质量、服务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1952年至1957年间进行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发展了专门学院,基本改变了旧中国高等教育文重工轻的状况,以培养专业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支撑了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各高校积极探索学科专业的交叉和融合,在“211工程”“985工程”支持下,更加重视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能力提升。新时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正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一流大学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并在浓厚的研究氛围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发展实践表明,培养人才、探索科学、研究学问、服务社会是中国大学在各个时代的主题。 大学作为学术机构,科学精神是其重要的价值追求。哈佛大学将“真理”作为学校的座右铭,帝国理工学院将“创新”列为学校共同遵循的五大核心价值观之一,康奈尔大学在其使命表述中强调“发现、保存和传播知识”。在国内大学中,清华大学在学术上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复旦大学在其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强调了对知识学问的钻研探究。因此,在一流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突出以知为本,倡导科学精神,强化科学精神教育。 要大力推动科学精神成风化俗。科学精神是科学事业的灵魂,其蕴含的实事求是、求真创新等内涵,为科技进步提供了丰厚土壤和强大动力。大学作为融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于一体的学术高地,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健康和谐的学术环境。营造崇尚真理的校园学术生态,就应当坚持行政、学术系统协同联动,正确处理“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打造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学术环境,使崇尚立德树人成效、崇尚卓越学术成就蔚然成风,培养优秀人才、激发内生动力;就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统筹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持续激发师生探索科学、研究学问的内生动力,引导教师自觉做深做实专长学术领域,激励学生自觉做学习的主人,在亦师亦友、教学相长中勤学笃行、求是创新。 要倡导学术自由和思维碰撞。正确处理有组织科研和学术自由的关系。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学术自由是探索真理、发展科学的必要条件,是开展有组织科研的基础。支持不同学术观点相互切磋和争鸣,才能促进人才和创新成果脱颖而出。应当尊重师生首创精神和个性发挥,营造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宽容失败的研究氛围,激发师生科研志趣,鼓励师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自由探索,开展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应当组织搭建有利于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交流碰撞的学术平台,建立科学研究和人才引育特区,活跃学术氛围,倡导交叉文化,打造交叉场景,推动各类平台实现开放共享,组织交叉研究与人才培养项目,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拓宽师生的学术视野,从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要营造有组织科研的合作生态。科学研究既需要“自由探索”,也需要“有组织的行为”,服从于科技自身规律和具体科技活动特征。为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学要在高水平自由探索的基础上,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提供有力支撑。强化有组织科研,应当坚持战略目标性导向,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持续巩固传统特色优势,积极拓展服务面向,促进重大成果持续涌现,提升体系化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应当把包容协作的胸襟气度作为构建良好合作生态、系统集成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重要前提,培养开放包容的理念,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破除故步自封、各自为战的守旧心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割裂思维,坚持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营造有利于资源共享、科研合作、人才成长的环境。 以行为要,把知行合一作为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 “知行合一”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要素,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求,是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价值旨归。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尚书》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左传》的“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等,都阐述了知与行的关系,王阳明的“心学”和知行合一思想更是为人们所熟知,影响深远。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知行合一,要求“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作为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既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知行合一也是中外大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国外大学虽然并无知行合一的固定说法,但对务实、实践的要求,与知行合一所蕴含的内涵是一致的,如麻省理工学院在其价值观中表示“信奉在实践中学习”,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其发展战略中强调“弥合知识与行动之间的鸿沟”。国内许多大学也都把对“行”的提倡融入校训、校风当中。因此,在一流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突出以行为要,强化知行合一。 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学文化。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一流大学文化建设,是观念与行动辩证统一、协同推进的事业,最终目的是引导师生把文化的正向感召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自觉,凝聚爱校荣校、争创一流的发展合力。将一流大学文化所包含的明大德、求真理等丰富内涵付诸行动,关键在于知行合一。应当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结合”,指导学习和工作实践;应当教育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务实做好各项工作,立足岗位、主动作为、善作善成,将坚持以师生为本的理念和文化落实到具体行动,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育人环境。 要以丰富场景塑造大学文化。校园文化设施、文化场景与文化活动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师生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是打造和谐美丽的宜学宜居生态的重要保障。大学应当高度重视高品质文化体育场馆在繁荣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文体设施、艺术群落,传承文化积淀、发扬文化特色、保护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交流,为大学文化生态构建提供“硬支撑”;应当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对内在气质的熏陶作用和体育运动对健全人格的提升作用,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鼓励师生培养文艺兴趣爱好、养成体育运动习惯,处理好学业、事业和爱好的关系,实现融合互通、互促共进,为大学文化生态构建做好“软供给”。 要以制度规范支撑大学文化。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制度具有管根本、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其生命力在于执行。有制度而不执行,有执行而不到位,制度就会失去权威。健全学校治理文化和制度体系,就必须把握好“快变量”与“慢变量”的关系,形成长效机制,促进更高质量、更有后劲、更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组织管理、治理运行与大学文化的互相支撑,师生行为规范与大学文化的同行互动;就必须注重涵育和养成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的文化,教育师生遵规守纪,打造“个人自律—日常他律—组织奖惩—文化感召”四方协同的常态化约束体系,发挥好“学校—学院—支部—个人”四级贯通的链条作用,实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纪法意识—理想信念”进阶提升,形成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的良好风气。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将交叉、协同、合作的大学组织理念注入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中,推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互通与互促互进,构筑思想净土、道德高地和真善美阵地,推动大学文化辐射社会、育人成果走向社会,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载2024年第19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者:赵长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上一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即将启动新一轮创意城市网络申报工作 下一篇 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发布 相关推荐 乳腺癌骨转移哪个指标会升高 癫痫一般多久能控制住 点滴型牛皮癣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癫痫形成的要素是什么 身上不是这痒就是那痒要怎么办 人流才半个月就同房了怎么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文化条件,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打造格调高雅、底蕴深厚、气质一流的大学文化,广泛凝聚师生共识,推动大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博洛尼亚大学重视培养人才,到洪堡大学将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并列,大学在与时代的发展互动中不断拓展职能,逐渐成为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使命的学术机构。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世界一流大学都会积淀和形成具有普遍共识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一流大学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结合大学自身的历史和实际,涵育独特的大学文化。 文化是理念的沃土,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方面,大学文化孕育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指导办学行为,办学行为影响和塑造大学文化。另一方面,办学理念的形成和办学行为的实施,也深受大学文化的影响。大学文化发挥基础支撑与保障作用,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保障了大学治理和运行中各项政策、制度的落实。没有一流大学文化,就很难形成一流办学理念、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大学文化可以划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涵盖大学的价值体系、理想信念、思维方式、道德坚守、学术精神及传统等。基于国内已有研究,本文认为一流大学文化的建设与实现,是一个涵盖道德坚守与知识探求、贯通思想理念与实践行动的整体。其中,大学精神文化中蕴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价值追求等,构成大学文化“德”的维度。大学精神文化中蕴含的学术风骨、求真品格、创新精神等,构成大学文化“知”的维度。大学制度建设和场景氛围中蕴含的规则规范、管理治理、实施实践等具体的行为,构成大学文化“行”的维度。为此,涵育一流大学文化,应当立足“德”“知”“行”三个维度,观照古今、联系中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外大学比较中汲取智慧,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以德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底色 中华民族是重视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被视为求取大学问的宗旨,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到“四有新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一直被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大学作为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其文化有着价值塑造的重要功能,更应当成为全社会的道德高地。 道德作为一种基础性、先导性因素,在中外大学办学治校中都有相应的要求。如耶鲁大学在其使命中强调大学应当“崇尚道德、相互依存、丰富多元”,斯坦福大学在其愿景中强调“使研究和教育坚守道德与公民责任”。国内大学对道德的要求则更加系统和明确,一些大学提倡道德品行的修养,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作为校训,北京理工大学将“德以明理、学以精工”作为校训。一些大学则明确提出具体的道德要求,如北京大学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上海交通大学在其校训中提出的“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因此,在一流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突出以德为先,强化立德树人。 要坚定爱党报国的理想信念。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引领道德追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大学文化建设,就要在实践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师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在大学校园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在实践中结合学校、行业特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史校情教育基地建设,充实展陈内容、丰富思想内涵、提升教育功能,引导师生更好传承红色基因、涵育家国情怀、敢于担当作为,有力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国之重器。 要强化崇尚大德的校园氛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对道德的要求,《大学》首章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德行的崇尚。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就应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仁爱、民本、诚信、大同、节用等思想理念,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不断传承创新、发扬光大;就应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明德修身、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把相关要求融入日常,将教育教学过程作为道德教化过程,使之成为师生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到崇德向善、以德立身,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要塑造端庄大气的胸怀格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有大视野才有大胸怀,以大胸怀方能成就大事业。一流的气质、格局和胸怀,是大学形成团结奋进合力的基础氛围和前提条件。在办学治校中,就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好办学治校规律,坚持正确立场和原则,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教育师生“讲正气、走正道”,既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又不搞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倡导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就必须打造一流大学育人文化,教育引导教师大力践行教育家精神,在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等方面做“大先生”和“引路人”,为社会培养输送大气正派、具有责任意识的有用之材,以一流大学的气质、格局和胸怀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以知为本,把科学精神作为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色 大学的本位是追求真理。古人认为,求取大学问首先要格物致知。近代以来,蔡元培提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梅贻琦认为在大学中,学术自由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49年的0.26%攀升至2023年的60.2%,办学规模、培养质量、服务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1952年至1957年间进行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发展了专门学院,基本改变了旧中国高等教育文重工轻的状况,以培养专业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支撑了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各高校积极探索学科专业的交叉和融合,在“211工程”“985工程”支持下,更加重视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能力提升。新时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正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一流大学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并在浓厚的研究氛围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发展实践表明,培养人才、探索科学、研究学问、服务社会是中国大学在各个时代的主题。 大学作为学术机构,科学精神是其重要的价值追求。哈佛大学将“真理”作为学校的座右铭,帝国理工学院将“创新”列为学校共同遵循的五大核心价值观之一,康奈尔大学在其使命表述中强调“发现、保存和传播知识”。在国内大学中,清华大学在学术上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复旦大学在其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强调了对知识学问的钻研探究。因此,在一流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突出以知为本,倡导科学精神,强化科学精神教育。 要大力推动科学精神成风化俗。科学精神是科学事业的灵魂,其蕴含的实事求是、求真创新等内涵,为科技进步提供了丰厚土壤和强大动力。大学作为融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于一体的学术高地,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健康和谐的学术环境。营造崇尚真理的校园学术生态,就应当坚持行政、学术系统协同联动,正确处理“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打造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学术环境,使崇尚立德树人成效、崇尚卓越学术成就蔚然成风,培养优秀人才、激发内生动力;就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统筹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持续激发师生探索科学、研究学问的内生动力,引导教师自觉做深做实专长学术领域,激励学生自觉做学习的主人,在亦师亦友、教学相长中勤学笃行、求是创新。 要倡导学术自由和思维碰撞。正确处理有组织科研和学术自由的关系。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学术自由是探索真理、发展科学的必要条件,是开展有组织科研的基础。支持不同学术观点相互切磋和争鸣,才能促进人才和创新成果脱颖而出。应当尊重师生首创精神和个性发挥,营造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宽容失败的研究氛围,激发师生科研志趣,鼓励师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自由探索,开展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应当组织搭建有利于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交流碰撞的学术平台,建立科学研究和人才引育特区,活跃学术氛围,倡导交叉文化,打造交叉场景,推动各类平台实现开放共享,组织交叉研究与人才培养项目,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拓宽师生的学术视野,从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要营造有组织科研的合作生态。科学研究既需要“自由探索”,也需要“有组织的行为”,服从于科技自身规律和具体科技活动特征。为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学要在高水平自由探索的基础上,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提供有力支撑。强化有组织科研,应当坚持战略目标性导向,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持续巩固传统特色优势,积极拓展服务面向,促进重大成果持续涌现,提升体系化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应当把包容协作的胸襟气度作为构建良好合作生态、系统集成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重要前提,培养开放包容的理念,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破除故步自封、各自为战的守旧心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割裂思维,坚持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营造有利于资源共享、科研合作、人才成长的环境。 以行为要,把知行合一作为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 “知行合一”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要素,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求,是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价值旨归。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尚书》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左传》的“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等,都阐述了知与行的关系,王阳明的“心学”和知行合一思想更是为人们所熟知,影响深远。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知行合一,要求“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作为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既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知行合一也是中外大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国外大学虽然并无知行合一的固定说法,但对务实、实践的要求,与知行合一所蕴含的内涵是一致的,如麻省理工学院在其价值观中表示“信奉在实践中学习”,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其发展战略中强调“弥合知识与行动之间的鸿沟”。国内许多大学也都把对“行”的提倡融入校训、校风当中。因此,在一流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突出以行为要,强化知行合一。 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学文化。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一流大学文化建设,是观念与行动辩证统一、协同推进的事业,最终目的是引导师生把文化的正向感召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自觉,凝聚爱校荣校、争创一流的发展合力。将一流大学文化所包含的明大德、求真理等丰富内涵付诸行动,关键在于知行合一。应当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结合”,指导学习和工作实践;应当教育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务实做好各项工作,立足岗位、主动作为、善作善成,将坚持以师生为本的理念和文化落实到具体行动,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育人环境。 要以丰富场景塑造大学文化。校园文化设施、文化场景与文化活动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师生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是打造和谐美丽的宜学宜居生态的重要保障。大学应当高度重视高品质文化体育场馆在繁荣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文体设施、艺术群落,传承文化积淀、发扬文化特色、保护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交流,为大学文化生态构建提供“硬支撑”;应当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对内在气质的熏陶作用和体育运动对健全人格的提升作用,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鼓励师生培养文艺兴趣爱好、养成体育运动习惯,处理好学业、事业和爱好的关系,实现融合互通、互促共进,为大学文化生态构建做好“软供给”。 要以制度规范支撑大学文化。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制度具有管根本、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其生命力在于执行。有制度而不执行,有执行而不到位,制度就会失去权威。健全学校治理文化和制度体系,就必须把握好“快变量”与“慢变量”的关系,形成长效机制,促进更高质量、更有后劲、更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组织管理、治理运行与大学文化的互相支撑,师生行为规范与大学文化的同行互动;就必须注重涵育和养成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的文化,教育师生遵规守纪,打造“个人自律—日常他律—组织奖惩—文化感召”四方协同的常态化约束体系,发挥好“学校—学院—支部—个人”四级贯通的链条作用,实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纪法意识—理想信念”进阶提升,形成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的良好风气。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将交叉、协同、合作的大学组织理念注入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中,推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互通与互促互进,构筑思想净土、道德高地和真善美阵地,推动大学文化辐射社会、育人成果走向社会,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载2024年第19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者:赵长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