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民:新医科人才评价不能忘本 要尊重医学发展的根本目的 2024-10-31 教育 503℃ 0 10月18日,人才发展专委会第三届新医科人才评价与发展论坛在康复大学举行。论坛期间,围绕新医科人才评价与发展,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接受了人才发展专委会的采访。李志民表示,医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生命的品质,新医科人才评价改革不能拘泥于顶刊发表、影响因子、高被引论文等科研“副产品”,应回归医学本心。 人才发展专委会:国家推出包括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在内的“四新”建设,随着“新医科”的发展,您认为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于推动整个新医科教育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李志民:2017年,教育部正式推出新工科建设计划;2018年,教育部规划推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实施“四新”建设。到2020年新医科、新文科全面推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硬实力、软实力、健康力以及生态的成长力,推进“四新”建设,瞄准的正是国家发展的“四力”,从而培养国家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 近年来,科学技术飞速进步,涌现了一大批新技术、新概念,不仅是对于新医科教育发展,对于整个教育领域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从整体上来看,当今时代的发展有两个标志性的技术——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过去,人才评价靠论文、分数、学历等,但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迭代,今后的评价会基于统计学实施,将达到更加外在的、公开的、公平的状态。此外,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也进一步推动了人才评价以及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数字化发展。 这两项技术对于人才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思想观念及认识上一定要有所转变、与时俱进。 人才发展专委会:在您看来,传统医科人才评价与新医科人才评价有什么区别和共同点? 李志民:无论是新医科还是传统医科,中医还是西医,医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减轻痛苦,是为了让人类更健康、更美好地生活。所以在人才评价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忘记医学发展的根本目的。过去,我们对医学人才评价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评价医学研究、医学人才时,拘泥于顶刊发表、影响因子、高被引论文、作者单篇他引率等,忘记了医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生命的品质。因此,未来在医科人才评价改革中,我们应该更注重人才为人类健康、人类生存质量带来的贡献,而不是仅仅靠论文这一科研过程中的副产品来定性。 人才发展专委会:“医学+x”意味着更多的新技术和新知识,您觉得青年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交叉学科发展的大趋势呢? 李志民:不论是从科技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现代科学的起源来讲,医学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最初的科学是不分学科的,很多的艺术家哲学家,同时也是数学家、物理学家等。因此,为了能更好地发展,青年学者应该尽可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充分吸收利用不同学科的专长。今天,技术的进步已经给年轻人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青年人才要学会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如人工智能),来提高研究的效率,增加研究的精准度,从繁重、重复的一般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精力花在研究真问题,做真学问上。 上一篇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受聘为西湖大学首位名誉教授 下一篇 正在公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拟“更名升本” 相关推荐 肝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湿疹不能碰水吗 轻微额叶癫痫会自愈吗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有哪些治疗方法 “职教出海”成绩单,哪些高职院校表现强势? 吃什么容易腹泻
10月18日,人才发展专委会第三届新医科人才评价与发展论坛在康复大学举行。论坛期间,围绕新医科人才评价与发展,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接受了人才发展专委会的采访。李志民表示,医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生命的品质,新医科人才评价改革不能拘泥于顶刊发表、影响因子、高被引论文等科研“副产品”,应回归医学本心。 人才发展专委会:国家推出包括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在内的“四新”建设,随着“新医科”的发展,您认为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于推动整个新医科教育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李志民:2017年,教育部正式推出新工科建设计划;2018年,教育部规划推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实施“四新”建设。到2020年新医科、新文科全面推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硬实力、软实力、健康力以及生态的成长力,推进“四新”建设,瞄准的正是国家发展的“四力”,从而培养国家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 近年来,科学技术飞速进步,涌现了一大批新技术、新概念,不仅是对于新医科教育发展,对于整个教育领域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从整体上来看,当今时代的发展有两个标志性的技术——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过去,人才评价靠论文、分数、学历等,但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迭代,今后的评价会基于统计学实施,将达到更加外在的、公开的、公平的状态。此外,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也进一步推动了人才评价以及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数字化发展。 这两项技术对于人才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思想观念及认识上一定要有所转变、与时俱进。 人才发展专委会:在您看来,传统医科人才评价与新医科人才评价有什么区别和共同点? 李志民:无论是新医科还是传统医科,中医还是西医,医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减轻痛苦,是为了让人类更健康、更美好地生活。所以在人才评价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忘记医学发展的根本目的。过去,我们对医学人才评价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评价医学研究、医学人才时,拘泥于顶刊发表、影响因子、高被引论文、作者单篇他引率等,忘记了医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生命的品质。因此,未来在医科人才评价改革中,我们应该更注重人才为人类健康、人类生存质量带来的贡献,而不是仅仅靠论文这一科研过程中的副产品来定性。 人才发展专委会:“医学+x”意味着更多的新技术和新知识,您觉得青年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交叉学科发展的大趋势呢? 李志民:不论是从科技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现代科学的起源来讲,医学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最初的科学是不分学科的,很多的艺术家哲学家,同时也是数学家、物理学家等。因此,为了能更好地发展,青年学者应该尽可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充分吸收利用不同学科的专长。今天,技术的进步已经给年轻人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青年人才要学会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如人工智能),来提高研究的效率,增加研究的精准度,从繁重、重复的一般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精力花在研究真问题,做真学问上。